红花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市、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,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和2020年全面小康节点目标,精准对接布设项目,着力改善基础条件,精心培育富民产业,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摆脱贫困。
进一步整合帮扶力量。该镇坚持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,逐级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,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联系社区、镇直机关干部包抓贫困村机制,为70个贫困插花村增加了镇直联村单位,调整充实了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组力量,选派16名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工作组组长或副组长,整合包村干部70人,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深入开展。
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。坚持把整合项目资金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举措,采取镇助、村补、个人筹等方式,多方整合、一事一议、易地搬迁等项目资金,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集中用于补齐贫困村建设短板弱项;持续加大财政投入,全力抓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、双联惠农贷款等工作,有效缓解贫困村基础条件改善和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制约难题。
多元化培育富民产业。该镇把群众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首位支撑,高科技温室大棚新建及补助300亩,发展优质林果500亩,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,新建日光温室68座、大中拱棚760座,贫困群众人均产业增收3000元以上。组建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2个、农业专业合作社30个,成立“金剪刀”和“绿色田野”技术服务队10个,帮助贫困户开展果园标准化管理、有机蔬菜栽培管理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咨询服务活动35次,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好评。
整区域改善基础条件。该镇坚持项目向贫困村倾斜、资金向贫困村聚集,建成联村水泥路32条40余公里;实施13个贫困插花村“户户通”、改水、改厕等美丽乡村打造惠民工程;改造农村电网78杆公里;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55处、镇村百姓大舞台58个、村级幼儿园28所,标准化村卫生室45个;新建改建了镇敬老院,增添了防暑、防寒设施,解决了44名鳏寡孤独老人养老难题。
节点式建设中心村庄。该镇坚持把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、环境治理、清洁家园等有机结合,以公路沿线、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为重要节点,高起点谋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效能治理,多类型推进,结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,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,为愿意集中安置的群众新建居民安置小区,集中配套村委办公室、文化广场、卫生所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,建成服务便利、宜居宜业的中心村庄,有效提升了贫困村建设整体水平。(刘科玲)